八大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闽菜
苏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视频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风味小吃
养生菜谱
特色美食
国外美食
饮品甜点
烘焙食谱
汤粥做法
记录片
家常菜谱
特色小吃
热菜菜谱
小炒菜谱
凉菜菜谱
早餐食谱
养胃粥
饮品
健康饮食
精选菜谱
食材百科
食疗菜谱
美容瘦身
母婴饮食
疾病调理
饮食常识
四季食谱
春季食谱
夏季食谱
秋季食谱
冬季食谱
特色面食
面条
馒头
包子
面食
烘焙
饼干
面包
蛋糕
食材大全
肉禽类
水产品类
蔬菜类
果品类
米面豆乳
药食及其他
调味品类
美食问答
其它
专题频道

糯玉米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互联网 分类:饮食常识

     糯玉米性平味甘,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等作用,主治腹泻、消化不良、水肿等。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

糯玉米的功效与作用

  糯玉米的功效与作用

    糯玉米的简介

  糯玉米,也称蜡质玉米。籽粒中有较粗的蜡质状胚乳,较像硬质玉米和马齿型玉米有光泽的玻璃质籽粒。其化学性状和物理性状受单个隐性基因(wx)控制,这个基因位于第9染色体上。胚乳中100%的淀粉是支链淀粉。此类玉米除作为菜用玉米被人类鲜食外,用作牲畜饲料可提高饲喂效率。也有工业用途。有糯性,俗称粘性。

  据曾孟潜(1987)论证,1760年前,糯玉米已在中国形成。依据有三:《三农记》中已有糯玉米记载,中国糯质玉米种质资源丰富,保存品种材料500多份;中国的糯玉米材料大多具有中国蜡质玉米同工酶标志带。目前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种植的四路糯、紫秆糯、曼金兰黄糯等具有糯质玉米的原始性状。云南少数民族普遍食用此类玉米,历史也较长。

  G.N.Collins著文记载,美国传教士J.M.W.Farnham于1908年把糯玉米从中国带到美国,继而传遍全世界。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糯玉米的起源中心在中国。

    糯玉米的种植技术

  分期播种:可提前或延后,分期播种,分批上市。采取小棚或温床育苗,2月下旬即可播种。地膜覆盖直播栽培可于3月上旬播种,露地直播在4月上旬开始,一直可播种到7月中、下旬,形成从6月到10月的连续供应期。

  优选良种:以苏糯玉1号、烟单5号、鲁糯玉1号等半紧凑型为好.

  隔离种植:种植糯玉米时要与其他类型玉米隔离。隔离可采用空间隔离、时间隔离。利用空间隔离一般至少200米以上;时间隔离即与其他类型玉米播种期错开,使种植的糯玉米不受邻近的其他类型玉米“飞花”。一般情况春播期间隔约30天,夏播期间隔约20天。

  合理密植:采用宽行0.8~0.9米、窄行0.4~0.5米种植,双株留苗为好。烟单5号、苏糯玉1号等半紧凑型杂交品种种植以每亩4000~4500株,鲁糯1号等平展型杂交种种植以每亩3500~4000株为好。春播稍稀,夏播稍密;肥地稍密,瘦地稍希

  巧施肥料:播前每亩施厩肥1000公斤、复合肥30~40公斤作基肥;苗期、拔节期、穗期分别追施尿素2~8公斤、3~5公斤、6~10公斤。

  注意虫害防治:糯玉米受玉米瞑及黏虫危害较普通玉米重,应注意防治。玉米暝及黏虫用2.5%澳氰菊酯乳油或20%速灭杀丁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适时采收:何时采收对糯玉米青穗的品质影响甚大。采收过早,干物质和多种营养成分不足,产量低;收获过晚,子粒缩水,皮变硬厚,口味欠佳,授粉后25~30天是糯玉米鲜穗的适收期。

    糯玉米的功效与作用

  糯玉米性平味甘,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等作用,主治腹泻、消化不良、水肿等。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因此,玉米对冠心并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维生素E还可促进人体细胞分裂,延缓衰老。玉米中还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参与下,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复青春、延缓衰老的功能。而丰富的钙、磷、镁、铁、硒等,和胡萝卜素等,对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型肝炎和糖尿病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学认为,糯玉米能“固中开胃、降脂通络”。经测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丰富的钙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如果每天摄入1克钙,6周后血压能降低9%%。此外,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研究人员指出,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抵抗眼睛老化。此外,多吃玉米还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

返回实用菜谱网首页